查看原文
其他

不平凡,不简单,相伴百色油田365天!



2018年12月19日——2019年12月19日

披星戴月 寒来暑往

从水乡油田到广西百色

每一个日子都写满奋斗

这一年,不平凡

他们面对“新”区块“远离本部、

环境陌生”等多重困难

开启流转区块二次创业

这一年,不简单

他们面对低产低效区块效益复产难题

不放弃每口未封井

不忽视每个潜力点

12月19日

江苏油田南方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驻百色油田

一周年的日子里

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

满载一年的心血和辛劳


百色油田复产概况:

截至12月19日,项目部对百色油田100多口生产井进行了测试、抽汲求产等工作,恢复机抽生产井46 口,捞油井22口,覆盖6 个区块11个单元,百色油田日产油能力稳定在20吨以上,累计产油5100多吨。


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

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奋斗的故事


走遍荒郊野岭


抖落异地的尘土

踏上遥远的征程

满怀痴情追逐找油的梦想






去年底,项目部进驻百色油区后,第一件事就是实地找到井口。彼时,百色油田已因低产关停了三年多。三年下来,所有井场以及通往井场的道路已草木森森,人莫能辨。


众多停关井,零散分布在200多平方公里的盆地丘陵地带,只能借助手机导航,一口井一口井寻找。



“按照手机导航,有的井看着就在眼前,但实际可能还要再爬一个山坡才能到。翻越山坡时,常有蛇虫出没,还要带个棍子防身,用于‘打草惊蛇 ’。”项目部经理黄伟说起找井位的情形。


项目刚启动时,正值寒冷潮湿的冬季。项目部全体人员克服连续低温阴雨、道路崎岖泥泞、地貌复杂多变等困难,放弃休息时间,以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的奋斗精神,按图索骥,跨水沟,爬山坡,穿越灌木丛林,通过先找到井口落实压力和液性再找井场路这种方式,逐一落实每口井的情况。



新年第一天,第一车原油进站


睡意朦胧的星辰

阻挡不了我行程

行动是一切美好的开始



困难超乎想象,百色油田不仅地貌复杂多变,而且在区块长期关停后,地下油藏压力场、饱和度、流场也都发生明显的变化。


项目部采用罐车放喷和测试的方式,认真落实每口井的压力、液性和液面。“提高复产成功率和覆盖率,必须做好每口井的资料复查。”黄伟说。


项目部按照“由近及远、先易后难、稳步推进、立足效益”的原则,边落实资料边拿油,加快推进工作进度。今年1月1日,新年第一天,是项目部成员最难忘的一天,通过摸清油藏动静态资料和道路状况,仑16-19、仑18等井率先复产,百色油田第一车原油进站,开启了复产之路。



因井施策颗粒归仓


再远的路,走着走着也就近了

再难的事,做着做着也就顺了

每次0.1吨油的积累

攒起来就是收获



面对复杂且陌生的开发对象,项目部积极收集整理分析大量动静态资料,基本掌握了油藏“三高”阶段的开发特征,以区块整体复抽、局部井区复抽、零散区块复抽、单井捞油复产、起压井放喷收油等方式开展复产工作。


“我们发扬颗粒归仓精神,在充分摸清油藏动态变化基础上,充分挖掘每口井潜能,不放弃每口未封井,不忽视每个潜力点,因层制宜,因井施策,最大限度盘活油气资产。”项目部开发技术部主任卞亚军说。



对部分地层压力低、中低含水的井,他们采取起管捞油方式收油。对部分地层压力高、含水高的井,他们采取定期起压放喷的方式收取井筒上部的油,虽然单井单次仅收油0.2吨,但成本低,可以积少成多创造效益。


每口井复产背后都有故事。废弃近10年的花10井不具备放喷条件,首次捞油基本全是水。技术人员充分分析油藏资料,坚定信心,二次提捞验证,终于获得超预期的产量。


百69井低液量、高含水,停产前日产油仅0.1吨。技术人员研究认为,油井停关后油藏重新运移,该井是剩余油聚集区,果断复产。现在,该井单次能捞4~5吨油,月产量达18吨。


油井复产后,项目部加强动态跟踪分析和一井一策管理。他们优化22口间抽井生产制度,日节约动力费1500元。他们还分析套压与液量的关系,动态控制18口油井的套压,保证油井正常生产。


黄伟表示:“由于客观的油藏条件,百色单井产量较低,但是我们对动态管理的要求和水平从未降低。‘一井一策’,管好井,算好账,是我们挖潜增效的基础。”



不等不靠推进复产


面对困难

最好的解决方法

只有两个字:面对




百色油区远离江苏油田大本营,项目部不等不靠推进复产工程。首要就是恢复水、电、气供应。


供水方面,若启用原有水厂,需投入维修资金恢复且年运行成本超百万元。项目部多方勘察,找到村民使用的那龙水库灌溉水源,多次接洽后获得用水许可。


供电方面,项目部经过性价比分析,决定就近接入南方电网电源。项目部副经理陈敬说:“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和实地踏勘,充分利用油区已有的3号、10号供电专线接入南方电网,解决了原有花茶等两座变电站每年需要花费100万元以上进行托管的问题。


供气方面,他们多次对原有气管线巡线、找漏、修复,实现通气。



精打细算,群策群力


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积累

越努力,越幸运




在复产建设中,项目部始终将低成本运行贯穿工作的始终。“我们充分利用油区存量资源,深度挖掘材料设备的利旧潜力,不增加新的资产,同时在生产运行中,采取承包经营形式,鼓励自己的活自己干,促进降本增效。” 项目部经营管理部主任周凤亮说。



项目部充分利用采油井原有计量罐,采用油罐车拉油代替集油流程输送,减少了地面集油流程的检维修工作量,使油井能够快速投入生产。



项目部以及运行单位自主开展设备维护保养,同时优化了接转站运行流程,总结出低成本高效脱水工艺,确保处理后原油含水达到0.5%以内。



“复产阶段,各项生产任务繁重,我们既要当好管理者,又要当好经营者,还要当好操作者。生产环节环环相扣,只有当好多面手,才能有效保障生产运行。”项目部生产运行部主任林京泉说。


有一次,接转站的真空炉“罢工”了。项目部成员经过详细检查,并电话和视频远程请教油田相关技术人员,终于找到故障原因—原来是控制器内部元件烧毁。项目部成员在网上购买同型号配件更换后,终于让真空炉重新“上岗”。


还有一次,锅炉车压力上不去,江苏矿业设备技师顾国祥师傅和同事,仔细钻研,反复试验,认为极有可能是炉膛积垢堵塞管线。为了修好设备,顾国祥和同事自主拆洗锅炉车,钻进炉膛,清理炉垢,终于解决了故障。



从“白加黑”到“黑加白”


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

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

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

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




项目部人员精干,只有6人,矿开南方公司11人,再加上招聘原广西采油厂员工10人,仅有27人。


人员少,任务重,每一个人都是一人多岗,一专多能。比如矿开的司机师傅开了油罐车、捞油车、锅炉车等三种特车,而且又当采油工,又当驾驶员,一人多岗。


南方气候,夏季特别炎热,是最难熬的一个季节。项目部流行一句话,从“白加黑”到“黑加白”。“白+黑”的意思是干活不分白天黑夜。“黑加白”的意思是头发白了,脸和胳膊晒黑了。



项目经理黄伟是油田开发战线的一名老将,积极响应百色复产需要,奔赴项目前线工作。作为项目经理,他带头上井,跟大家一起巡线,以每天至少踏勘、落实三口井的进度,录取各项资料,带头开展生产建设,带领大家一起奋斗。

本身有腰肌劳损的他,在长期劳累下,腰椎盘旧疾复发。今年4月,黄伟在生病住院期间,仍时常关注生产动态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安排各项生产工作,确保复产进度跟得上。



“一滴油,十滴汗。”为了油田域外新区的建设,众多拼搏、奋斗的故事令人感动。


百49-26井是口起管捞油井,在起生产管柱的时候,由于井下情况复杂多变,曾三次遇卡。但是施工人员仍然不放弃,通过轻提慢放,旋转管柱,缓慢加压,终于起出了通井管柱。经过大家连续 8小时的奋战,终于具备了套管捞油的条件。



百15井距离项目部30多公里,因雨天道路泥泞,两次捞油作业均未能成行。等天放晴道路硬化后,项目部立刻组织捞油。一辆油罐车装满后,井筒中还有几百米油柱,他们又协调一辆油罐车接着捞,等回到项目部已是凌晨。大家说:“一次捞出16吨油,再苦再累也值得!”



哪里有油,哪里就是家


所有汗水都有收获

所有努力都不会被辜负




看,勤苦智慧的水乡油田人

在千里之外的广西百色

建设油田又一个域外生产基地


↑一口口复产的油井,焕发活力


↑绿树环绕的美丽站库,绿意盎然



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

江苏油田南方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干部员工
全力探索流转区块效益开发之路
推进百色油田效益复产工程
传承石油精神,弘扬石化传统
奋斗,永不止步!




文:晓明 王庆辉

图:南方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


编辑:王庆辉、徐博誩闻|编审:刘媛媛|监制:高和兴


全员竞聘,这个管理区改革动作有点大!


聚焦主业和扭亏脱困,油田频频亮剑!


西行记 | 一周前他被通知赴疆


Hi 你在看吗
点一下告诉我噢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